廉洁典型故事丨一腔热血铸忠魂——“苏区包公”何叔衡
发布时间:2025-01-03 供稿单位:办公室 动态浏览次数:37

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的一座山坡上,青松翠柏间,矗立着一座碑亭,亭中是一道赭色的石碑,碑上董必武手书的“何叔衡同志死难处”八个大字遒劲有力。这就是党的“一大”代表何叔衡烈士的殉难处。

何叔衡,湖南省宁乡人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、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卓越的领导人。

他自称“忘家客”

以一个前清秀才的身份

数次背井离乡

一生秉承着

“做于现时人生有益的事”

“为国为民出力”

的赤诚之心

1931年,为建设红色中国,何叔衡奔赴远距党中央千里之外的中央苏区,被尊为苏区“五老”之首。在中央苏区,他担任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、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和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。任上,他坚持秉公执法,查办了谢步升、陈景魁、左祥云等大批党内“蛀虫”。

何叔衡牺牲前使用的马灯


1932年,何叔衡查处并枪毙了贪污犯谢步升,打响了中央苏区反腐肃贪的第一枪。这一声清脆的枪声,让苏区上下的人民看到了共产党铲除贪污腐败的决心。

何叔衡纪念馆


在查处左祥云贪污案时,何叔衡自己也在接受政治批判,但他置个人安危得失于度外,他说:“反腐败关系到党和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,关系到根据地建设的兴衰成败。为了党的事业就是搭上这条命也在所不惜!”

在查处陈景魁涉黑案时,何叔衡收到了一封装有子弹的恐吓信。有人劝说道:“他们有一帮黑势力,千万要小心!”面对如此威胁,他却毫不退缩,表示坚决要法办黑恶势力:“共产党人生来就是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!我身为执法干部,没有胆气和硬劲儿,就难以主持公道!没有公道,民众如何生存?革命如何发展?”

何叔衡烈士纪念碑


何叔衡坚持实事求是,在中央苏区厉行反腐,多次深入长汀古城、濯田等地调查,纠正多起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,令腐败分子闻风丧胆,被广大群众誉为“苏区包公”“何青天”。毛泽东高度赞扬他:“叔翁办事,可当大局”。

何叔衡跳崖处


红军长征后,1935年,转移途经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,何叔衡等人遭到反动民团围堵。为不连累同志,他舍身跃下山崖,壮烈殉难。这一年,他59岁,本是含饴弄孙、安享天伦之乐的年龄,却以如此悲壮的一跃,喋血疆场,客死他乡,用鲜血和生命,践行了“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”的铮铮誓言。

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

何叔衡这么说

“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

我的人生观

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

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

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”

这些肺腑之言

道出了何叔衡以身许国

“舍小家顾大家”的人生追求

今天读来仍然掷地有声

学校地址: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滨海大道999号